我之所以會發現有僵直性脊椎炎,真的也是蠻奇妙的。
打從高中時大腿常痛到無法行走,當時不以為意總是以為在家休息就會好,接著眼睛常會痛到張不開,幾乎看遍了台北所有知名的眼科
,也做了許多的檢查(螢光眼底攝影檢查等),但是都找不出真正的原因,總是一直點眼藥水(膏),就這樣到處治療了三年,直到某次眼疾發作臨時找
了間路邊的吳俊昇眼科看診,醫生稍檢查後就問我:是否有脊椎或哪裡疼痛的毛病? (當時心想!你眼科問醬多幹嗎?我眼睛都快痛死了)
問診過後他跟我說:妳應該是僵直性脊椎炎 (OS: 蛤~?啥鬼?聽都沒聽過!這跟眼睛啥關阿? )
好心的吳醫生寫了一張紙條給我,要我拿著那張紙條去榮總找過敏免疫風濕科徹底檢查一下
果然~中獎!! 事後又去台大醫院檢查也是一樣AS.無誤
經過幾位醫生診療後得知這毛病是免疫系統的問題,只能靠吃藥控制,無法痊癒... 因為不想長期吃止痛藥傷身,所以我就醬過了20年,
或許是已經習慣了疼痛....總之~我已經把AS.變成我生活中的一部份,自有一套跟它相處的模式
直到去年疼痛感加劇已經不再是我所能承受,一開始我以為是哪有問題?所以看了很多科,都不了了之
拖到今年三月才又回過敏免疫風濕科看診 (我的耐痛程度已超越常人了~),一檢查才發現我因為長期沒有接受治療
導致發炎指數高到近80,因而骨質疏鬆致兩處壓迫性骨折.... 難怪我會痛成醬!!
(害我以為是椅子不好or床不好...白白花了大把鈔票)
哎~~就醬我跟公司留職停薪在家休養了4個月
這期間換過幾間醫院四個醫生~發炎指數依然降不下來
4個月後開始回公司上半天班...又過了2個月終於決定開始打復邁
在打針前每天努力+用力的跟好姊妹們出去大吃大喝...暴食了半個月
畢竟之前google後對復邁很怯步,療效僅有兩週...卻有一些副作用&抵抗力低弱...等問題
跟衛教師第五次訪談後給它鼓起勇氣打下去!!
祝福自己!!
僵直性脊椎炎及相關脊椎病變
僵直性脊椎炎通常以晚上或清晨的下背疼痛表現,有時會被誤認為勞累造成的腰痠背痛,以致延遲就醫。
與僵直性脊椎炎相關的脊椎關節病變,包括乾癬性關節炎、腸道疾病相關之關節炎、反應性關節炎等,病人也常表現下背痛、接骨點疼痛與四肢關節發炎。
流行病學
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二十至四十歲的年輕人,男女比約四比一,病人常有家族病史,遺傳因子HLA-B27盛行率約98.7%。國內病人家族中的第一等親屬並HLA-B27陽性者,發生僵直性脊椎炎的盛行率約為47%。
臨床表現
主要表現為下背痛時間超過三個月,早晨有明顯的僵硬現象。接骨點發炎常見在腳跟阿基里斯腱疼痛或胸口肋骨疼痛;也可能表現手指或腳趾整個腫脹疼痛。關節發炎腫痛好發在下肢的膝蓋、腳踝。虹彩炎/葡萄膜炎是常見併發症,會眼睛疼痛、畏光、視力模糊。
乾癬性關節炎發作常在皮膚乾癬發生之後,較僵直性脊椎炎不同的是,乾癬性關節炎有些會表現手指和腳趾小關節的腫脹甚至變形。腸道疾病相關之關節炎則是見於克隆氏症等腸炎患者,會有慢性腹瀉甚或血便的症狀。反應性關節炎可能發生在腸胃炎或泌尿道感染後。
實驗室檢查
HLA-B27是危險因子,抽血檢查可以作為參考。此外骨盆X光攝影檢查薦髂關節是否有發炎變化,是重要的診斷依據。
治療
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目標為:1.減輕疼痛與發炎,2.保持脊椎活動範圍 3.預防及治療併發症。治療可分為生活習慣調整、藥物和手術三方面。
生活習慣
病友宜平躺或趴睡,枕頭不宜太高,床鋪以分散脊椎負重為原則,軟硬應適中,以增進睡眠舒適度並保護脊椎。運動對僵直性脊椎炎病人是非常重要的,目標在於保持關節、脊椎和胸廓的活動範圍。運動種類如游泳、步行和伸展運動都可以,但是要避免過度激烈的運動。如果已經出現關節沾粘(竹竿狀脊椎)的患者,劇烈的撞擊會導致骨折,所以要避免有衝撞的劇烈運動,搭乘交通工具也要注意安全,使用安全帶。如需長時間工作或搭乘交通工具,可以隔一段時間起來活動。
病友應戒菸,飲食方面保持清淡,不要隨便使用偏方。
藥物
1.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(NSAID)
目的在減輕疼痛及脊椎發炎,劑量應根據疼痛程度及發炎程度調整。可能的副作用為:腸胃不適、水腫等。長期使用不可超過醫師指示安全劑量且應定期抽血追蹤。
2. 免疫調節劑
首選用藥是「磺胺塞拉金」sulfasalazine,具有調節免疫系統、主要針對周邊關節發炎,須固定服用才有效。少數人使用後有副作用:主要是腸胃不適,頭痛,肝功能異常、白血球偏低,皮膚過敏等;男性有時可能有精子減少的現象,但停藥後會恢復。病友應依照醫師建議回診,醫師將會安排檢查追蹤。
3. 生物製劑/標靶治療 - 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
對於口服藥物規則治療仍發炎嚴重的病人,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提供了另一種可靠的治療。此類藥物療效良好,但因為會影響免疫力,對於有B肝C肝帶原或肺結核病史等慢性感染的病友,必須審慎評估後才能使用。
手術
如有局部關節嚴重受損(如髖關節),需考慮關節置換術。
引用出處"亞東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"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