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腳扭傷不可輕忽,經過這次教訓後發現大部份人對扭傷的處理方式都不全然正確 (還是只有我不正確??)。

1.冰敷~我這次一扭傷馬上有冰敷~但錯誤的是時間過短 (正確應該是要冰到消腫為止~我卻只冰1H)

2.醫院照x光確認是否有骨折、照超音波確認是否有傷到韌帶or筋 (我只照了x光...所以不知其實韌帶斷裂了)

3.少走路、腳抬高多休息 (我受傷頭四天還每天上班趴趴造)

4.切記剛受傷時絕不能推拿或是去"僑",可以敷藥 (國術館醫生蠻有良心的沒幫我僑);但沒想到的是..去北投佑X看診~醫生讓我已腫到不行的咖做了紅外線治療...導致後來腫到像氣球快炸開般....(買尬);建議還是麻煩一點找大醫院看診為上策



第三十二卷第六期 100年6月1日發刊 首頁 > 第三十二卷第六期
林口長庚外傷骨科專刊
「踝扭傷」是外傷骨科門診中蠻常見的運動傷害問題,其定義為腳踝韌帶突然受到過度的拉扯或扭轉所造成的傷害,最常見的腳踝扭傷是打球時足部突然向內翻轉產生的韌帶受傷。腳踝扭傷一般來說可以分成三級,從第一級的輕度關節疼痛感且無韌帶斷裂,至第三級出現韌帶斷裂合併腳踝關節不穩定皆可能發生。
腳踝扭傷時是否做了正確的處理,與後來是否完全痊癒有極大的關係,一般初步治療,可用字母R.I.C.E.來代表,意即在受傷急性期的治療步驟為:休息(Rest),冰敷(Ice),壓迫(Compression),抬高(Elevation),切忌在剛受傷三天內就去搓揉腫脹處,可能會越搓越腫,造成痊癒時程的延誤,並且腳踝扭傷有可能造成骨折的風險,特別是高速扭轉或是骨質疏鬆的人,此時就可能需開刀治療。
同樣是腳踝扭傷,不同的扭傷程度,治療的方式往往不同,千萬不可輕忽。建議仍須儘速就醫,正確診斷及早治療,以免日後後遺症的產生。
結論
下肢外傷於日常生活中很常見,接受正確的治療,切勿迷信偏方,才能儘早遠離腫痛並恢復肢體功能。


足踝關節運動傷害
其實,足踝的運動傷害中,最常見的仍是足踝外側韌帶傷害。人類在活動或運動時,需要足踝關節做下壓及上揚的變化,以利身體移動,而且有些甚至常有側移或旋轉的動作。因此,若在快速足踝活動時,若身體重心不穩,常常在足踝關節尚未回復正常位置時,即承受體重數倍的壓力,而使得側韌帶受傷,甚或斷裂。所幸,足踝側韌帶傷害,需緊急手術的必要性不高,其治療原則依其傷害程度而分級。第一及第二級斷裂的程度較低,急性傷害時予以冰敷、包紮固定及提高休息為主,急性期後予以熱敷及輕微關節活動。固定方式可使用足踝副木支架即可,後期只需使用具彈性的護踝即可。至於第三級傷害,因為已全斷或2~3條韌帶全斷時,也可考慮如第一及第二級的非手術治療。不過,若三級傷害併有關節囊破裂及關節軟體傷害時,亦需考慮手術修復。通常足踝的傷害,固定保護4~6週,再加4~6週的關節活動、肌力訓練及本體感訓練,大都可恢復正常功能。
不過,屢次的足踝外側韌帶傷害,也有可能造成足踝關節軟骨傷害、骨刺游離體增生,甚或外側側韌帶斷裂癒合不良,進而造成足踝韌帶鬆脫而時常扭傷。門診即常有病人常常1、2週即扭傷足踝。尤其有些女病人,穿高跟鞋時,稍為不慎即扭傷跌倒,此時,最佳的診斷為動態超音波及動態加壓X光檢查。前者可即時看出韌帶斷裂情形,後者可清楚顯示足踝關節鬆脫移位的程度。依此二項檢查及病人的需要,而選擇不同的手術治療。目前文獻報告,足踝經常性扭傷,外側韌帶慢性鬆脫或斷裂未癒,經由手術重建之後,大都可恢復正常活動及運動。


 

香港經濟日報 
「拗柴」指保護足踝關節的外側韌帶受傷

「拗柴」,意指足踝扭傷,但真正「傷」者,其實是保護足踝關節的外側韌帶。研究指,大約 2 至4 成「拗柴」個案因為韌帶撕裂後處理不當,未能康復至原有韌度,以致無法穩固足踝關節,造成「足踝失穩」這後遺症。除了走路時足踝關節會「??」聲響,感覺很不穩陣之外,足踝失穩更明顯的徵狀是足踝持續疼痛及腫脹不退,最終導致慣性足踝扭傷。註冊物理治療師林偉雄表示:「在足部受傷類別中,『拗柴』佔上 5-6 成,但就正因為此症太普遍,患者大多覺得『拗柴』很小事,反而容易處理不當,出現足踝不穩徵狀。」

事實上,「拗柴」按受傷程度,可以分為 3 級,當中以 2 級及 3 級傷者都有機會發生足踝失穩問題。1 級「拗柴」:輕度扭傷,足踝關節外側韌帶雖有過度伸展,但未有任何撕裂?象,所以痛楚、腫脹、瘀痕只是很輕微,病人仍可如常步行,只要按「PRICE」指引處理,待消腫後轉為熱敷,並輔以關節活動鍛練,一般 7 日內可自行痊癒,甚少需要求醫。2 級「拗柴」:足踝關節有 3 條外側韌帶,以前端的前距腓韌帶最易拉傷,其次是後方的後巨腓韌帶及中間的跟腓韌帶。2 級「拗柴」通常是指前端及中間韌帶被拉傷,甚至已呈部分撕裂狀態,患處很腫脹,步行時會感到劇痛,嚴重者可能要用手杖輔助或不能站立,經治療復元期大約 2-6 周。3 級「拗柴」:受傷情況嚴重,會有 2-3 條韌帶完全撕裂,但由於連神經?也受創,痛感強度反不及 2 級「拗柴」,但足踝腫脹程度會更明顯,加上足部因韌帶已斷,足踝關節?地會表現得很不穩陣,令活動幅度嚴重受阻。大部分患者靠物理治療、復康運動可以處理徵狀,約需 6 周以上的復康期,但少部分人可能要考慮進行韌帶修補手術。

「2 級及 3 級『拗柴』因為牽涉韌帶撕裂,只要急性受傷初期處理不當,例如錯誤用力按摩或進行熱敷,都有可能加速患處的出血及腫脹,令更多黏連組織增生。」他強調,正常身體受傷後都會有結痂組織(Scar Tissue)在患處增生,但若這些組織過多又排列無序的話,就會增加患處的僵硬程度,影響活動能力及韌帶的柔韌性,令患處更難消腫,在惡性循環下,足踝關節便有可能「??」響,進入慢性的足踝失穩狀態。「一般『拗柴』數周後患處仍然有腫脹有疼痛,患者多數也會感到足踝關節活動不順,或甚行路時有『??』聲響,這些響聲一則可能是韌帶被長期被過度牽拉,令足踝關節不夠穩定,關節表層軟骨磨擦所造成(長遠會增生骨刺);二則亦可能是患處持續腫脹久久未能消退,逐漸令韌帶、黏連組織或周邊關節滑膜增厚,故步行時關節活動壓力增加,就有機會磨擦發出聲音。」

不想足踝失穩有機會埋身,他直言 2 級以上「拗柴」的患者因有韌帶撕裂情況,理應接受物理治療,例如以超聲波來加速消炎,「同時亦要循序漸進的進行運動治療,基本上受傷後 48 小時在腫脹、痛感受控下,已建議在指導下適當活動足踝關節,以減低黏連組織增生,再後是鍛練關節周邊肌肉、平衡感及本體感覺(如平衡板練習),以及功能性訓練(如跳躍動作)等,藉?針對性訓練增加足踝關節的穩定性。」

《香港經濟日報》


總之我這阿呆~就是開始沒做好處理才會導致現在都快一個月了...我的咖不但沒好反而更嚴重(韌帶斷裂+關節血腫+肌腱裂傷...(聽起來好嚇人嚇自己)現在只能聽醫生的乖乖吃藥、復健、少動、腳抬高、用護具...另外自己再搭配中醫的電針灸+超音波+敷藥,希望雙管齊下會好的快一些.....

 其他相關

[7/22更新]

因為連續幾天公差去開會上課~導致腳又腫起來~於是今天換去振興醫院看診~沒想到醫生馬上說要我準備開刀~原因是因為我並沒有在家好好休養~所以韌帶復原狀況不佳~加上近日走動導致原本有癒合的韌帶又鬆脫~所以~~~千金難買早知道~一開始就去打石膏在家都別出門~現在兩個月早就好了~哭哭~下周開完刀後還得要打石膏兩個月~然後再做復健~OMG

 


[9/2更新]

7/25住院;7/26開刀~開完刀後患部有上活動式石膏,要冰敷;7/28出院;8/12拆線~原來拆線降簡單...感覺自己做就可以了..;9/2拆石膏 ~原以為拆了石膏就能活動自如..結果是自己想太多...腳僵硬到像隻冰棒...

[9/30更新]

發現我的復原狀況不如自己預期~自我檢討原因應該是:

1.太少動..開完刀後應該要做寫簡單的抬腳運動(防止肌肉萎縮)~偏偏我8/8脊椎受傷後連抬腳都無法做...;石膏拆後應該要多加熱敷(促進血液循環) 接著馬上做腳部運動(腳板上下運動) 運動完再冰敷~一天應要數次~但我頂多只做一或二次...

2.ㄇ字型助行器...用久了似乎會害怕放手走路..所以打算去借腋下拐杖來試試

 

[11/2更新]

只能說我的醫學常識實在是....幾乎等於0??

之前一昧的熱敷or 泡熱水 都還是沒有多大的幫助

後來才知道...原來...熱敷需要搭配按摩才能讓血液循環更順暢 (泣)

還有熱敷原來有熱敷墊這種好物可使用...(之前為了熱敷真是麻煩死) 

http://vivienne168.pixnet.net/blog/post/82479191

 

[11/4更新]

 

醫生要我在家復健 (做腳板上下的動作)

藉由腳板向上抬與向下壓讓筋變鬆

每次復健前先熱敷~>接著腳板運動5~10分鐘~>然後冰敷

(每日再塗抹藥膏兩次防發炎)

醫生說開完刀後有腫脹情形是正常現象 (半年至一年內) 

 

[11/11更新]

 醫生同意我開始正式復健了,復健師排的課程為20分鐘電療+10分鐘超音波+拉筋

回家後得持續拉筋100次/天 (拉筋前得泡熱水15~20分鐘)

傷口癒合後泡腳機會比熱敷墊來得好用多

 

[101/4/15更新]

最近另外找別的醫生看

結果醫生覺得我當初根本無需動刀

所以~~重點來了

有相關情況記得一定要多問幾個醫生

才能做正確的判斷 T___T 哭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米米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